斗菊
斗菊曾是秋冬时节深受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据传,北宋时期,各地菊花名品云集开封,东京的重阳菊会,开创了我国菊花花会(菊花展)的先河。到南宋,临安城里也有斗菊会,每年在宫廷中举行菊花赛会,晚上点菊花灯。
到了清末民国时,北京城内的一些王府、私人花园以及陶然亭等地都曾举办过菊花展、菊花会。《大中华京师地理志》曾载:“菊花,士大夫好者极多,家自有种,名目多至三百余。秋日评菊,陶然亭尤佳。
”这种将自家种植的菊花送到菊花展地,一起赏菊饮酒、吟诗作画,一起评说谁家的菊花名贵、哪家的菊花长得**,被人们称为“斗菊会”,一度热闹非凡。后来,由于社会动荡,斗菊基本消失,
但斗菊文化却始终贯穿、渗透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举办菊花擂台赛,重新挖掘和复原了斗菊文化,并发扬光大。
有些地区还创新性地推出多项与菊花有关的文化活动。菊花插花艺术比赛,探讨菊花在家庭的应用,让菊花走进百姓家,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菊花吉祥物设计大赛,将菊花拟人化,
让菊花娃娃为菊花代言,吸引年轻群体对菊花文化的关注。菊花科普课堂,邀请国内知名菊花专家为市民讲授菊花知识、传播菊花文化。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赏菊、食菊、斗菊等习俗慢慢地被遗忘。传承古老的习俗、为这些习俗注入新的活力,开展与菊有关的文化活动非常重要。如今,不少公园、植物园或者政府机构都比较重视菊花的展示,
举办各种菊花花会或者菊花展,但是对菊花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还需要加强。借助丰富的民俗活动,一方面传承菊花深厚的物质文化,一方面传承菊花的精神文化、传承菊花文化代表的民族精神与品格。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让璀璨的菊花文化流传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