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鉴赏
每当百花开尽,万木凋零的深秋,正是菊花傲霜怒放之时.涉足于花山菊海中的万千游人,都能得到无限自然与意境美的享受.美是物质通过人的感官反应的一种感觉,菊花的美正是包含在它的色,香,姿,韵,用途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之中。
一、菊花的色
首先是万紫千红的色彩,除蓝色与真正的黑色外,各色俱全,主要有黄,白,绿,紫,红,粉红,双色,间色等八大色系.各色系中又有千差万别的色调.正如晋代诗人王淑真在《兰菊铭》中赞菊色之丰富为"色艳群英".此言并非过誉,例如在我国菊花品种资源中,仅在黄色系中就有浅黄,深黄,金黄,橙黄,棕黄,泥金等五,六百个品种之多.在**奇特的绿色系中,有豆绿,黄绿,碧绿,翠绿等,主要品种有绿牡丹,绿衣红裳,绿毛菊,春水绿波,春水,绿水长流,绿翠球,绿珠,绿柳垂阴,绿孔雀,绿萍,绿羽翎,绿虾爪,绿窗纱影,绿衣使者,碧玉簪,碧海波,碧波仙子,翠羽及翠玉珠环等.其他如红色,紫色,白色系中的菊花品种,则更为丰富.菊花色彩的丰富艳丽为他种花卉所不及,使人赏心悦目,目不暇接。
二、菊花的香
古诗词中有对菊香多有赞美.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称菊之香为"轻香","寒花已开尽,菊蕊独盈枝,归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黄巢称菊之香为"冷香","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朱淑真诗中更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宋代史铸也说:"东篱黄花为谁香".刘禹锡的诗中也有:"素萼近寒秀,金英带露香".以上诗人皆说菊花有香气,实际上在大量的菊花品种中确实有不同程度的香气,并且目前还存在着几种香味特别浓厚的香菊品种,例如:梨香菊,白香梨,黄香梨等品种,都有浓郁的梨子清香;苹儿香菊,更有似苹果的香味.这些品种的花和叶用手触而嗅之则更香。
但是,菊花的这种香味,在以往也不过是人们嗅觉的一种感觉.究竟菊花中含有什么成分能发出这种香气,这在过去千百年的岁月中一直是个谜.近年来武汉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湖北省神农架地区,发现了一种神农香菊,它是野菊的新变种.其形态与野菊近似,主要的区别就是在花,叶和根部都具有浓郁的特殊香气.经化学分析和药理试验结果表明,神农香菊含有α-侧柏酮,β—侧柏酮及龙脑等萜类化合物成分,因而能发出浓香.这些成分无毒性及致癌因素反应,可广泛地作为化工,饮料和医药等方面的原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香料和药用的植物资源.又据神农架当地人民介绍,神农香菊还有杀菌消炎,清凉解热的功能.由此可见菊之香.实由其含有香味的某些化学成分所产生.至于各种香菊所含化学成分有什么不同,还有待进—步研究。
三、菊花的姿
指菊花花部的姿态,包括菊花花序的大小,花瓣的种类与花部抱合的形状,开展的姿态等.菊花花朵的直径大者可达30-40厘米,小者枝繁花多,灿若群星.花瓣有平,匙,管,桂,畸之分,其中又有长短大小,宽狭厚薄之别.而花型为花部运展的姿态,变化万千,但一般归纳为30个花型(前面在分类中已讲过),并且每一朵花都是一幅活的艺术品,从始开至凋萎.其运展的姿态也时刻在变化着,绝非一张彩照,一幅画或一件工艺品所能全部表现出来。
四、菊花的韵
是探求菊花的内在美,这是观赏者的气质与菊花的风韵融合在一起的表现,无情的花可使观赏者产生有情之意.这也与观赏者的素质,年龄,文化,艺术修养及各人的情绪等的不同而异的.例如我国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词中写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音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诗人因黄花而引起的自怜心情的表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他的《咏菊诗》中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借菊对凌云壮志的表达.陈毅在《秋菊》诗中写道:"菊花能傲霜,风霜重重染,本性能耐寒,风霜其耐何",这表达了革命军人傲风霜,战严寒,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也正是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表现.所以菊花不仅在其色,香,姿的物质美,更能使人们享受到诗意深长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