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菜青虫的防治
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中国各省均有发生,以菜粉蝶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在菊花上,菜青虫严重影响菊苗、切花菊的产量及商品品质。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菜青虫的防治方法。
一、形态特征
菜青虫成虫为灰黑色,翅白色,顶角灰黑色,前翅黑斑明显,雌蝶每2个,雄蝶仅有1个。卵初产乳白色,后变为橙黄色,呈炮弹状,表面具有纵脊及网格纹,散产于叶面。幼虫体青绿色,气门上有淡黄色间断线,腹面绿白色,体表密布细小黑色毛瘤。蛹纺锤形,中间膨大而有棱角状突起, 蛹体有绿色、棕褐色等色型,胸部有丝质线圈及尾部有丝垫附着于植株上。
二、危害症状
初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呈小型凹斑,3龄后暴食叶肉呈孔洞,严重时仅残留叶脉和叶柄,同时排出大量粪便,污染叶片。
三、生活习性
菜青虫在全国各地年发生世代不同,东北地区4~5代,华北4~6代。以蛹在菜田附近的墙壁、屋檐下、篱笆、树干、杂草残株等处越冬。翌春4月开始羽化,成虫白天飞婚,边吸食花蜜边产卵,以晴暖的中午为盛。卵散产,多产于叶背,幼虫在叶面为害,在植株上化蛹。菜青虫发育**适温度为20~25℃,春秋两季形成2个危害高峰。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铲草除残,清洁田园,净苗移栽,控制虫源。
2、化学防治
关于药剂比较试验的研究,总结出防治相对较好的农药有:阿维菌素、苦参碱、10.5%三氟甲吡醚、40%氟虫.乙多素、35%依维.虫螨腈等。生物农药防治以苏云金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菜青虫速效性好、持效性好,苦参碱防治菜青虫速效性好,除虫脲和甲维.茚虫威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建议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搭配使用,并轮换交替使用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