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菊花与世界园艺(六)
摘要 作者回顾了中国菊花品种形成的过程和中国菊花在今日世界花园艺舞台上发挥作用。
关健词 中国菊花;品种演进;花卉园艺
菊花( Dendranthema grandiflora( Ramat)Kian.)是世界花园艺的一支奇葩。它不仅色彩艳丽,姿态万千,而且具有不畏风寒,傲霜怒放的品格,被誉为“花中君子”,自古受到人们喜爱。中国菊花是中华大地这片神奇沃土的造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花文化”中的一项宝藏。中国菊花品种的形成和演进既是自然的力量,也是我们的先民辛勤劳动的产物。中国菊花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它作为友好使者传到世界各地后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喜爱,被培育成各具特色的品种群,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花产业“四大切花”之一。世界菊花品种之多,变异之繁,成为世界园艺育种史上的一大奇迹。中国本土的菊花在中国古典“花文化”思潮的影响下继续发展并一枝独秀,独放异彩。今天,在中国花产业进军世界花市场的时候,重温中国菊花的形成历史,研究中国菊花在世界园艺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开发这些古老品种为中国花产业的发展助力具有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5改革之路
中国菊花有着如此丰富的品种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在世界花卉产业市场上中国菊花所占份额为零。一些中国花卉企业在参与菊花花卉产业生产时使用的是国外品种。这一做法短期内锻炼了中国花卉企业,使中国花卉企业参与到世界花卉业中。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中国花卉企业失去了企业的特色品种,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竞争能力,只是作为洋花洋草的生产者,中国广大的花卉市场竟成了洋花洋草的倾销地。中国花卉业内人土无不为之痛心。目前,关于中国菊花起源和进化的研究已经使我们获得了品种演进和品种培育的丰富资料。2,我们的祖先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是一个巨大的种质资源库。至今,中国菊花许多优良品种还深藏在广大民间,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由于没有市场,花农得不到任何补偿,种菊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有些名贵品种正在流失,必须迅速建立相应机制进行保护。在品种类型上以秋菊为主,夏季品种较少,适宜周年生产的品种更少,亟待开发四季开花的品种;在应用形式上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在种植形式上也以盆栽独本菊为主;在种植技术上过于繁杂,往往只有个别能工巧匠可以操,无法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这些都限制了中国菊花的发展。
随着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事业日趋繁荣,菊花育种向着多品种、高要求的方向发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为我们培育了丰富多彩的菊花品种,让我们拥有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在栽培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也已经拥有了更好的育种技术,改良品种和培育新品种已非神秘之事。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品种,是园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改革传统名花,使菊花从传统的孤芳自赏中走向大众化,进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将使这一古老的花卉名品再次走向世界。在新世纪里,菊花品种的选育一方面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要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花色鲜艳、花型丰满、易于栽培、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应是品种选育的主流,适宜规模化生产的品种应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和特异性。在种植技术上应考虑低能耗、周年生产和规模化种植;在生产过程中应从种质资源的保存到品种特性的分析,从优良品种选育到育苗技术、到周年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直至采后处理和保鲜储运的完整技术体系。这些工作需要有志于菊花事业的业内同行通力合作和全力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花卉事业日趋繁荣。中国菊花曾经在世界园艺舞台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深人挖掘中国古典菊花的潜力,让中国菊花再一次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园艺舞台,为中国经济腾飞尽一份力量。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为之奋斗的理想。衷心祝愿这枝东方文明之花再一次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