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菊花哪里去?(一)
--简谈今后菊花工作的主攻方向
摘要:作者多年从事菊花和育种实践研究,本文中提出通过作者主持的多项实验结果证明了中国是的原产地;建议菊花的拉丁学名为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总结了近年来菊花应用和推广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出了于菊花目前需要开展的10项主要工作。
关键词 菊花;起源;工作
菊花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系我国原产的传统名花,现在又成为全世界产值**的花卉,名列”四大切花”之一。但其起源问题和今后主要发展方向却仍未妥善解决。现本文仅就其起源与拉丁学名问题、今后主要爱展方向两重要命题,推出个入意见,以供与会人及同
行参考、指正。
1关于菊花起源和拉丁学名
菊花系我国原产的世界名花,是花卉育种“两大奇观”之一。所谓“两大奇观”,都以育种造性特强,育成的花卉变异特大,形色丰富,奇丽可观,新品种层出不穷为其共同特色。一为代月季(俗误称“玫瑰”),那是中国原种(月季花和香水月季为关键种),欧美育成,然后传至全世界,包括传回中国,现在我们栽的月季品种中“回姥姥家的外孙女”约占95%以上。二为菊花,自陶渊明(公元365-427)时的:“九华”菊起,至今我国已有3,000上菊花品种,全球约有30000以上品种一他们都是由几种中国野生菊属植物(野菊 Chrysanthemum indicum、毛华菊C. estrum等)天然杂交后,由中国人屡代反复实生选种、加意培育而成的“栽培杂种复合体”( hybrid cultigen complex)。关于菊花起源研究,从陈封怀1957年起,陈俊愉1961年起主持、组织助手与学生等开展通过一系列较形态、种间杂交和分子水平测试等研究,经过50年以上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结论性共识:①野菊和毛华菊是菊花(家菊)远缘杂交起源的主要亲本,长江中游(主要安徽、湖北)已发现野菊与毛华菊之天然种间杂种,形态上包原始菊花。②菊属植物多天然异花授粉而自花不孕,远缘杂交多可结实,在杂种第1代中,常出现多(即舌状花多于1轮5、6瓣**多有达50瓣者),黄、白之外的异色(如淡黄、淡粉、白花紫晕、紫红等)。在这些种间一代人工杂种变异苗中,当年就有陶渊明时代原始菊花品种九华'菊的小菊栽培类型出现。③除野菊、毛华菊外,甘菊C. lavandulifolium、菊花脑C、紫花野菊C、小红菊C等可能也在花形成演化过程中便过花粉而产生种质渗入现象。)④在菊花起源和演化上,培育和选择起了特大的作用。因花系天然异花授粉和基本自花不孕植物故“杂交这一环节早已天然出现,且1年生实生苗当年多可见花,这就促进了菊花种间杂种之产生和多方演化。如我国,也是世界**古的《刘氏菊谱(宋・刘蒙1104年)云:“凡植物之见取于人者,栽培灌溉,不失其宜,则枝、叶、花、实无不猥大。……丹、芍药…生于山野,类皆单叶小花,至于园肥沃之地,栽粪养,皆为千叶,然后大花、千叶,变态百出,然则奚独至于菊而疑之!?在中华古代花卉遗传育种学原理启发下我们更坚定地认为菊花是中国起源、中国人培育而成的世界花卉育种两大奇观之一。⑤我们研究的菊花起源,是指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始现菊花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这一物种而言,而非泛指现代菊花品种。因后者历经多个野生种(包括日本产)的花粉影响与种质渗入,已非原来始生杂种和初级品种的真面目。美国 Hortus Third(园艺百科第三1976)中所云“设想系一杂种,(亲本)包括野菊C. indicum、日本野菊C. japonese、牧野菊C. makinoi…可能还有他种。…或许是中国起源”。书中所引,仅野菊C. indicum系中、日、朝等原产。而过多引用日本野生菊种,又对中国起源采取怀疑态度。近年也有日本学者发表论文称,菊花非中国原产。其实,菊花系中国原产乃是铁的事实,中、日历史亦载明菊花在8世纪时传至日本,故不可因现代菊花某些品种在种质中混有日本野生种影响,就怀疑菊花原产于中国这一历史的真实。
随之而来的,是菊花乃至不同品种、类型的拉丁学名问题。笔者认为可仿大丽花 Dahlia punata、唐菖蒲 Gladiolus gandavansis和大花美人蕉 Canna generalis,一律称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在种的拉丁学名之下,则可考虑酌设品种群,如大(中)菊品种群、小菊(地被菊)品种群、茶(药)菊品种群等。又因菊花在起源与演化过程中,多倍性(含异数多倍性)相当重要,故凡形态特征似菊而染色体数2n=4x以上(如2n=36~72或更多)者,均可归属于Chys- anthemum morifolium之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