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氏菊花摘心法(一)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菊花早期生长期间菊花摘心(打头)的养植方法,简单说明了菊花在这一阶段进行菊花摘心的操作要点,重点阐述了李瑾剥心技术的技术要点和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李瑾剥心技术;营养平衡
菊花的栽培有多种模式,三,五,七,九头菊花是我国传统养菊模式的一种主要栽培格式。它大气、端庄,丰满、观赏效果极佳。在栽培过程中从扦插到开花需要 200 天左右的生长时间,历经 2-3 次摘心才能达到满意标准,所以说、菊花摘心是养植菊花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1为什么要进行菊花摘心
菊花摘心是促使菊花分枝的主要技术措施。菊花摘心就是摘除菊花主枝或侧枝的顶梢,也叫“打顶”,摘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开花头数,而且能够防止菊苗长的过高而造成植株瘦弱,简单说来,摘心能使植株发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使其长得矮而壮。如果不注意摘心,会使菊花无序生长,还会影响菊花的生长势。第 1 次摘心可在菊苗已形成根系时,即菊苗扦插后约 3 周。摘心时摘去尚未开展的顶梢。第 2 次摘心是在顶端叶腋发生新芽,长出 4-5 片叶时。以后每隔 1 个月左右摘心 1 次。一般大立菊需摘心 7-8 次、多头菊 2-3 次。8 月下旬后停止摘心,选留生长势好的萌枝,一般多头菊每株 5-9 枝、独本菊一株仅留 1 枝,多余要剪除。摘心工作应选在晴朗天气进行,阴雨天气伤口易腐烂或易发生霉病。每次摘心后,应该施腐熟肥,使侧芽萌发健壮。在选定枝条时,要选健壮、牙头丰满的枝条,不要留长势瘦弱的枝条,以免影响花蕾的盛开。
2菊花摘心期间应注意细节
菊苗上盆时需要提前一天将陆地菊苗浇一次水,第二天再用花铲挖土坨上盆养护,小盆栽培的菊苗也需要提前一天浇上水,第二天将菊苗从小盆里磕出来栽培到双色塑料盆中养护,菊苗换盆时尽量保证将反头的新芽栽培到盆中间,确保以后良好的观赏品质。而且土坨要栽严一些,栽菊苗时需要填加半盆土养护,以防止菊苗生长过快、秧高,还防止雨大水涝,然后将菊苗花盆摆放好。菊苗上盆后缓苗期间,(适当浇水控肥)晴天需 1-2 天浇一次水,若浇水施肥过多则会引起徒长,株高叶稀,因此盆菊在雨季高温期间缓苗后要适当浇水控肥,不干透,不浇水。
真正能把菊花栽培成功,肥土配制很重要。菊花是喜肥花卉,但是肥力又不能过大,在配置肥土过程中,要注意肥力适当,肥效应持续时间长:首先,培养土要透气好,如果盆中土壤过于板结,透气性不好,菊苗在雨季当中水大,容易烂根,浇水过多也会烂根,枯黄上病,严重时还会死亡。过于松散又不易保持水分。90 年代中期以来我们栽培菊花**的原料是用中国的蘑菇的棉杆皮菌棒,经过加工打碎后,再加上 15%的纯牛粪掺在一起,积大点堆,多浇点水,经过高温发酵半个月翻到一次,总共翻倒 3-4 次可以使用,菊苗上盆移栽之前,把高温发酵的培养土翻开,再掺上 20%的沙土,要把土掺的均匀,菊苗上盆时培养土不要太干,如果过于干燥就要将它用水浇湿,培养土发酵过程中会发热,温度过高时不要使用,要提前将土摊开,降低温度晾凉以后在使用,使菊苗上盆以后不受损害。同样配置培养土还有酿酒后的酒糟皮子(米麦高粱皮)加上 15%的牛粪高温发酵,掺 20%的沙土也可以同样使用。浇施肥水相当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配制好营养土,因为好土是栽培菊花**重要的根本,没有好的培养土,施用多少肥料叶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好的营养土已经基本能够满足菊花生长的需要,即使少施肥,或者是不施肥,菊株长到开花时也是比较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