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菊文化(二)
2.1 品种菊在现代的发展
菊花原产于我国,原产 17 种,经过宋代(960-1279 年)菊花栽培的空前发展,到清朝(1644-1911 年)时期菊花品种总数约为 800 种。解放后,艺菊事业迅速发展,1958 年在杭州的菊展上展出了菊花 900 多个品种,1963 年上海菊花品种达到 1200 个,北京市北海公园至今有菊花 1381 个品种。由于新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得菊花品种数量剧增,南京农业大学李鸿渐教授近年对全国菊花品种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共收集到 6000 多个编号,经系统整理后提出我国现有菊花品种约为 3000 多个,并在其编著的《中国菊花》中发表了 2302 个品种的图谱,这是目前为止我国菊花品种**全面的记载。
1949 年至今,我国养菊事业向着科学化、现代化发展,掌握了组培、诱变、杂交等多种先进科学手段,品种资源发展很快,在不到 60 年的时间里,新增菊花品种有 2000 多个,平均每年培育出新品种 30 余个。
2.2 现代菊展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艺菊与赏菊传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全国各地于每年秋季举办菊展已成为惯例。1982 年起,开始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组织全国性菊展,每三年举办一次,其宗旨就是弘扬传统菊花栽培技艺,通过现场交流、切磋,提高养菊水平。除全国菊展以外,北京、开封、太原、中山、南通等大中城市,以菊花为市花,每年秋季都举办菊花花会,北海公园时至今年,已成功举办 39 届菊花展,为市民增添了无穷的艺术情趣,大大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2.3 世界菊花文化对我国现代菊花产业的影响
我国养菊,尤其是观赏菊花一直是以自给自足,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但现代菊花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物质资源条件,而是首先受制于社会的客观需求。菊花在西方大多数国家有着祭奠怀念先人和亡灵的意义,这与菊花在中国的节日祥瑞含义是大相径庭的。但是可以看到,这个象征意义不仅为中国人民所接受,更促进了清明时节的菊花市场需求。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古诗词中使我们怡情养性,回味隽永的菊花精神,被现今的市场经济冲击,姿态万千的传统品种菊只有在各地菊展中可见,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品种相对单一的切花菊、盆花菊则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冲淡了传统品种菊花原本“瘦里藏神”的菊韵精髓。所以,积极弘扬中华菊花传统文化对于提高中国菊花产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菊花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菊花从**初的指示节令之用,到其药用、使用价值的研发应用,再至其观赏地位的提高,表现出人们一步步认识菊花的重要特点和地位。在未来,激发各界人士对菊花事业的热情,弘扬传统文化,以促进菊花文化和菊花园艺事业的全面发展,使菊花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