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造型-悬崖式盆景菊的栽培技术
盆景菊是把菊花栽培与盆景造型艺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艺菊形式。它利用小菊品种生长快、耐修剪、易整形的特点,借鉴树桩盆景的造型技法,通过育苗、嫁接、修剪、攀扎、摘心、提根等精心养护而成,盆景菊既表现了菊花的绚烂多姿,又表现了盆景的古朴雅秀,再现了大自然的诗情画意。按艺术表现形式可将盆景菊分为附桩式、附石式、悬崖式、微型盆景艺菊等。
(一)育苗
四月底到五月中旬扦插菊花,扦插苗成活后移植到口径20cm的小盆中,苗高约15cm时,将盆倾斜45°放倒养植,并用铅丝牵引使菊苗于根颈附近弯曲向上生长。
菊花苗批发基地
(二)上盆
当菊苗主干上萌生3-5个侧枝时,将菊苗从盆中磕出,改上高千筒盆。上盆时,将弯曲后的菊苗根颈以上3-5cm处,倒向高千筒盆的一侧,并使菊苗的头部伸向盆外。这样,整个菊株的重心便落在盆面以外。为缓解险境,可适当作提根处理,以使整体造型均衡。
(三)蟠扎造型
上盆后便开始对枝干进行蟠扎造型。一般用铅丝弯成弧度压住下垂的菊苗主干,迫其向下弯曲生长。随着菊苗逐渐长大,要适当调节铅丝弧度,使其继续向下圈压主干。若制作成附桩式悬崖盆景菊,菊苗主干可用铅丝固定于悬垂向下的枯桩上,以形成自然悬垂的生长状态。菊干易在弯曲的方向及弯曲的大小弧度上富于变化,忌呆板僵直无变化。当圈压到所需长度时,要选留分枝层进行造型。此时,菊干上萌生许多侧枝,对侧枝适当疏除,保留3-5层侧枝作为分枝层(留单数侧枝为宜)。一般小型悬崖菊留三层分枝层;大中型悬崖盆景菊留五层或七层分枝层。**次分枝层多选在盆体上口处,培养出枝叶层体后可盖住菊苗基部茎,并可对菊干的大幅度折弯起缓和作用。**底层分枝层应选在盆体的底部。其余分枝层的多少及位置应依所造型层体多少而定。若欲使整体造型为三层层体,则第二层分枝层一般要选在盆体的中央部分。若欲全盘修正为五层层体的造型,则第二层、三层、四层分枝层应以适当的间距比例进行选择。选好各层分枝层所应留的侧枝后,便开始对所留枝条进行摘心,以促生新枝,营造丰实层体。
(四)摘心
为体现出悬垂生长的势态,悬崖式盆景菊要求下飘枝的枝体茁壮有力,顶冠宜适当压缩。为达到理想造型可采取对顶冠枝条多摘心,抑制长势;下飘枝少摘心,促发长势的方法,即每当顶冠新枝长出4-5片叶时留2-3片叶摘心,可使顶冠营养分散;而对于飘枝萌发的新枝,每长出5-6片叶时;留约4片叶摘心,摘心次数相应减少。注意,每层枝体未达到理想长度时不要对顶头摘心。8月中下旬对所有枝条进行**后一次摘心,半月左右菊株上花蕾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