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主要业务:菊花种苗、盆栽菊花、菊花造型、五色草造型、菊花茶,并承接全国各地菊花布展设计,咨询热线:185-6703-7800
菊花种苗_菊花造型_菊花栽培技术_开封市景茂菊业发展有限公司
全国客服热线
185-6703-7800
地栽小菊

地栽小菊

地栽小菊
盆栽、地被小菊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庆菊小菊的生产、检疫、包装与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开封地区国庆菊小菊种苗和成品的生产。菊花苗批发基地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盆栽小菊 potted garden chrysanthemum
 
株型紧凑圆整,分枝力强,花朵密集,花径一般小于8 cm的菊花类型。成品生产通常于露地进行,并主要作一、二年生花卉应用。
 
2.2
 
反应时间 reaction time
 
对于特定品种,从感受或开始短日照处理到植株50%以上花蕾透色的时间。
 
2.3
 
初花期 beginning blooming stage
 
植株有20%~30%花蕾开放的发育阶段。
 
3 品种选择
 
3.1 花期分类
 
根据小菊在开封地区的自然花期可分为 5 种类型:
 
a)极早花类型:初花期在 9 月 5 日之前;
 
b)早花类型:初花期在 9 月 5 日至 9 月 20 日;
 
c)中花类型:初花期在 9 月 21 日至 10 月 5 日;
 
d)晚花类型:初花期在 10 月 6 日至 10 月 20 日;
 
e)极晚花类型:初花期在 10 月 20 日之后。
 
3.2 品种选择
 
宜选择植株紧凑圆整,自然花期和目标花期相吻合,耐湿热,抗病性强的品种。
 
4  插穗的来源与生产
 
4.1 母本插穗的来源
 
4.1.1 专业母本插穗
 
宜选择专业的小菊种苗生产商购买母本插穗。
 
4.1.2 自产母本插穗
 
4.1.2.1 一级母本保留
 
每年初花期时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一级母本保留,初花后修剪花序,做好标记,加强养护。冬季移入冷室越冬,温度宜保持在1 ℃~5 ℃,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
 
4.1.2.2 二级母本插穗采集
 
翌年,一级母本脚芽萌发后,应选择健壮饱满,节间均匀的脚芽作为二级母本插穗,插穗长4 cm~
 
6cm、具4~5片成熟叶。
 
4.2 二级母本插穗生根
 
4.2.1 准备阶段
 
本阶段做好以下工作:
 
a)场地:应选择温度、光照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可调控的场地,并对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见附录 A;
 
b)容器:根据小菊品种特性,可选择 50~128 穴的穴盘;
 
c)介质:应选择疏松透气的无土配方介质,pH 为 5.8~6.2,EC 低于 1.0 mS/cm(用 1∶2 法测量,即 1 体积介质∶2 体积水),介质可采用扦插专用泥炭与珍珠岩混配,混配体积比例为泥炭∶
 
珍珠岩=7∶3,或采用专业扦插介质块;
 
d)插穗:应整齐一致、叶片健康、茎杆健壮,长 4 cm~6 cm、具 4~5 片成熟叶,无可见花蕾;外购插穗应检查检疫证书,收到插穗后应检查插穗质量,核实数量;如未及时扦插,插穗可在 1 ℃~4 ℃环境条件下贮藏,贮藏时间不宜超过 24 h。
 
4.2.2 人工光照处理
 
在整个插穗生根阶段均应给予人工光照处理,使植株保持营养生长状态。宜在22∶00~2∶00间给予光照度为100 Lx~150 Lx的暗期中断处理,暗期中断处理时间见表B.1,或采用光照度为100 Lx~150 Lx的人工光照,使总光照时间不少于13h。
 
4.2.3 插穗生根时期划分
 
本时期应分为以下 4 个阶段:
 
a)**阶段:从扦插至愈伤组织出现;
 
b)第二阶段:从愈伤组织出现至根系开始伸长;
 
c)第三阶段:从根系开始伸长至形成良好的根系结构;
 
d)第四阶段:从形成良好的根系结构至出圃前。
 
4.2.4 **阶段
 
4.2.4.1 扦插步骤
 
本环节按以下程序操作:
 
a)扦插前应充分湿润介质;
 
b)未经生根剂处理的插穗可选用 1 000 mg/L~1 500 mg/L 的吲哚丁酸(IBA)溶液速蘸或 200 mg/L~ 300 mg/L 的 IBA 溶液浸泡 10 min,速蘸操作时,IBA 溶液不应污染插穗叶片;
 
c)扦插深度宜为 1.5 cm~2 cm;
 
d)扦插时应使介质与插穗良好接触,扦插后可采用微雾喷头进行喷雾;
 
e)扦插完成后 12 h 内,宜喷施杀菌剂。
 
4.2.4.2 环境控制
 
本环节保持以下条件:
 
a)介质温度应 21 ℃~23 ℃;空气温度白天应 24 ℃~27 ℃,夜间应 21 ℃~23 ℃;
 
b)应适当遮阴,控制光照度为 5 000 Lx~10 000 Lx;
 
c)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90%以上,保持介质湿润,可采用间歇弥雾或覆盖无纺布等,间歇弥雾操作方法见附录 C。
 
4.2.5 第二阶段
 
4.2.5.1 环境控制
 
本环节保持以下条件:
 
a)介质温度应 21 ℃~23 ℃;空气温度白天应 24 ℃~27 ℃,夜间应 21 ℃~23 ℃;
 
b)应适当遮阴,控制光照度为 10 000 Lx~20 000 Lx;
 
c)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 80%~90%。
 
4.2.5.2 水肥管理
 
本环节注意以下内容:
 
a)应保持介质湿润,植株不萎蔫;
 
b)愈伤组织出现后宜喷施氮∶磷∶钾比例为 20∶10∶20 水溶性复合肥 1 次,氮浓度为 200 mg/L~ 300 mg/L。
 
4.2.6 第三阶段
 
4.2.6.1 环境控制
 
本环节宜保持以下条件:
 
a)空气温度白天为 20 ℃~24 ℃,夜间为 16 ℃~20 ℃;
 
b)控制光照度为 30 000 Lx~40 000 Lx;
 
c)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 50%~70%,夜间停止间歇弥雾或覆盖无纺布。
 
4.2.6.2 水肥管理
 
本环节应注意以下内容:
 
a)开始降低介质湿度,保持潮湿状态,逐步加大干湿循环,保持植株不萎蔫;
 
b)交替施用氮∶磷∶钾比例为 20∶10∶20 和 13∶2∶13 的水溶性复合肥,每 5 d 施用 1 次,氮浓度为 250 mg/L~300 mg/L。
 
4.2.7 第四阶段
 
本阶段宜在以下条件下进行炼苗:
 
a)白天空气温度为 18 ℃~22 ℃,夜间为 16 ℃~18 ℃;
 
b)光照度为 30 000 Lx~50 000 Lx;
 
c)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 40%~60%;
 
d)介质保持有规律的干湿循环,植株不萎蔫,停止施肥。
 
4.3 生产用插穗生产
 
4.3.1 二级母本生根苗移栽前期准备
 
本环节做好以下工作:
 
a)场地:应选择温度、光照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可调控的,具有防虫设备,经消毒后的设施;
 
b)容器:根据品种特性,宜选择口径 18 cm 以上的容器栽植;
 
c)介质:无土配方介质应疏松透气、保水性强、固着力好,pH 为 5.8~6.2,EC 为 1.2 mS/cm~ 1.5 mS/cm;有土介质宜选择砂质壤土,可混入体积比为 30%~70%的腐殖土,pH 为 6.2~6.6,初始 EC 不高于 1.2 mS/cm,介质混配时调整介质的含水量至 60%~70%。
 
4.3.2 二级母本生根苗移栽
 
本环节注意以下内容:
 
a)根据目标花期、目标冠幅、采穗数量、采穗时间和品种特性确定植株的移栽时间;
 
b)使用含水量适宜的介质,填充时无土配方介质宜与容器表面齐平或略低,有土介质宜低于容器上沿口 1 cm;
 
c)选择二级或以上的生根苗移栽,生根苗质量等级划分见附录 D,不同级别宜分别移栽;
 
d)移栽深度宜以生根苗根茎部位与栽培介质上表面齐平或略低;
 
e)移栽后应立即浇水,保持介质潮湿;
 
f)移栽后 5 d 内对植株进行适当遮阴,光照强度不应高于 50 000 Lx。
 
4.3.3 二级母本养护管理
 
本阶段宜做好以下操作:
 
a)空气温度白天为 21 ℃~24 ℃,不宜高于 30 ℃,夜间为 18 ℃~20 ℃;
 
b)光照度为 40 000 Lx~80 000 Lx;
 
c)进行人工光照处理,方法见 4.2.2;
 
d)保证良好的水肥管理,保持介质潮湿,每次浇水时施用氮∶磷∶钾比例为 20∶10∶20 的水溶性复合肥,氮浓度为 250 mg/L~300 mg/L;
 
e)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
 
f)当植株长出 5~6 片成熟叶后留 3~4 片叶进行第 1 次摘心。
 
4.3.4 采穗
 
二级母本摘心后,待侧芽长到8~9片成熟叶时进行第1次采穗。采穗时,在主枝上切取具5~6片成熟叶,长度4 cm~6 cm的顶芽做为生产用插穗,每切取2~3个插穗即应对刀片消毒。以后采穗方法同第1次,但每株采穗次数不宜多于3次。
 
4.3.5 插穗制作
 
应选择生长健壮、充实的枝段做为插穗,长度为4 cm~6 cm、具4~5片成熟叶。
 
 
4.3.6 插穗贮藏
 
插穗制作完成后可直接用于扦插。若需贮藏,可在9 ℃环境条件下预冷40 min~60 min,然后存放于1 ℃~4 ℃的冷库中,贮藏时间不宜长于14 d。
 
5种苗生产
 
种苗生产流程同4.2,种苗质量等级划分见附录D,种苗生产阶段完成后进入成品生产阶段。
 
6成品生产
 
6.1 准备阶段
 
6.1.1 场地准备
 
应选择光照良好、通风良好、不积水的场地进行生产,使用前应平整场地,铺园艺地布,宜对生产场地进行消毒。
 
6.1.2 介质配制
 
本环节按以下方式进行:
 
a)介质应疏松透气、排水良好,无土配方介质可用泥炭与粒径为 3 mm~5 mm 的珍珠岩混合配制(泥炭∶珍珠岩体积比可为 8∶2 或 7∶3),pH 宜为 5.8~6.2,初始 EC 不高于 1.5 mS/cm;有土介质宜选择砂质壤土,可混入体积比 30%~70%的腐殖土,pH 为 6.2~6.6,初始 EC 不高于 1.2 mS/cm;
 
b)如使用控释肥,可选择氮∶磷∶钾比例为 14∶14∶14、释放期为 5~9 个月的控释肥,每立方介质加入 4 kg~6 kg,如介质中加入控释肥,以后每次施用水溶性肥时,氮浓度应降低 50 mg/L~ 100 mg/L;
 
c)应调整介质的含水量至 60%~70%。
 
6.1.3 容器选择
 
根据植株的目标冠幅和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规格,常用容器的口径为12 cm~18 cm,容器规格选择应见表B.2。
 
6.1.4 移栽
 
见4.3.2。
 
6.2 营养生长期
 
6.2.1 阶段划分
 
本时期应分为以下2个阶段:
 
a)**阶段:从移栽至根系到达盆壁和盆底;
 
b)第二阶段:从根系达到盆壁和盆底至开花诱导前。
 
6.2.2 **阶段
 
6.2.2.1 环境控制
 
本环节保持以下条件:
 
a)根据天气情况和植株状态,在植株移栽后 2 d~3 d 可适当遮阴,光照度控制在 40 000 Lx~ 60 000 Lx;
 
b)夜间温度不宜低于 16 ℃。
 
6.2.2.2 水肥管理
 
本环节注意以下内容:
 
a)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浇水宜在 10∶00 前完成;
 
b)水量不宜过大,保持介质潮湿,植株不应发生萎蔫;
 
c)种苗移栽当日即应施肥,此后每次浇水均宜施肥;
 
d)可施用氮∶磷∶钾比例为 20∶10∶20 的水溶性复合肥,无土配方介质氮浓度为 300 mg/L~400 mg/L;有土介质氮浓度为 250 mg/L~300 mg/L。
 
6.2.3 第二阶段
 
6.2.3.1 水肥管理
 
本环节注意以下内容:
 
a)浇水宜在 10∶00 前完成;
 
b)高温多雨季节可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浇水频率,植株不应发生萎蔫,重摘心后的植株应适当减少浇水量;
 
c)晴天空气温度超过 32 ℃,可进行叶面喷水 2~3 次降温,但保持植株夜间干燥;
 
d)每次浇水时均宜施肥,可每施用 2 次氮∶磷∶钾比例为 20∶10∶20 的水溶性复合肥间隔施用 1 次氮∶磷∶钾比例为 15∶0∶15 的水溶性复合肥,无土配方介质氮浓度为 300 mg/L~400 mg/L,有土介质氮浓度为 250 mg/L~300 mg/L;
 
e)雨后及时补肥,补肥浓度为正常施肥浓度的 120%~130%。
 
6.2.3.2 株型控制
 
本环节采取以下措施:
 
a)植株根系到达盆壁和盆底时,进行第 1 次摘心,摘除顶芽及幼叶,留 4~5 片叶,摘心 21 d 后进行第 2 次摘心,方法同第 1 次,以后摘心可根据长势和目标花期确定,**后 1 次摘心应在目标花期前 60 d~70 d 进行;
 
b)免摘心的品种可不摘心,但摘心有利于形成更好的株型;
 
c)适时调整植株间距,植株冠幅间距为 3 cm~5 cm;
 
d)进入旺盛生长期至开始短日照前,根据品种特性和应用需要,可喷施 2~4 次 3 000 mg/L~5 000 mg/L 的丁酰肼(B9),保持植株低矮紧凑,喷施操作宜在凌晨或傍晚进行。
 
6.3 生殖生长期
 
6.3.1 阶段划分
 
本时期应分为以下 3 个阶段:
 
a)**阶段:从开始成花诱导至花蕾直径达 3 mm~5 mm;
 
b)第二阶段:从花蕾直径达 3 mm~5 mm 至 30%~50%花蕾透色;
 
c)第三阶段:从透色至初花期,生产完成,产品可以销售或应用。
 
6.3.2 **阶段
 
6.3.2.1 自然开花栽培
 
本环节按以下方式进行:
 
a)可根据品种反应时间提前 3 d~5 d 进行适度控水,但应防止植株发生萎蔫;
 
b)每次浇水时可交替施用氮∶磷∶钾比例为 20∶10∶20 和 15∶0∶15 的水溶性复合肥,无土配方介质氮浓度为 250 mg/L~300 mg/L,有土介质氮浓度为 200 mg/L~250 mg/L。
 
6.3.2.2 短日促成栽培
 
本环节注意以下内容:
 
a)处理时间:自然花期晚于目标花期的品种应根据目标花期、反应时间和目标冠幅确定短日照处理的起始日期,一般品种的短日照处理时间为 21 d~28 d,北京地区秋季小菊短日照处理时间的确定见表 B.2;
 
b)光照控制:保持暗期 13 h 以上,光照度不应高于 20 Lx,宜在 19∶00~8∶00 间进行;
 
c)温湿度控制:夜间宜进行通风处理,夜温为 12 ℃~25 ℃,相对空气湿度不高于 50%;
 
d)水分管理:可适当控水,每天短日照处理前应保持植株叶面干燥,但应防止植株发生萎蔫;
 
e)肥料管理:宜每次浇水时施肥,可每施用 2 次氮∶磷∶钾比例为 20∶10∶20 的水溶性复合肥间隔施用 1 次氮∶磷∶钾比例为 15∶0∶15 的水溶性复合肥,无土配方介质氮浓度为 200 mg/L~250 mg/L,有土介质氮浓度为 150 mg/L~200 mg/L。
 
6.3.3 第二阶段
 
本阶段注意以下内容:
 
a)应保持介质潮湿,防止植株发生萎蔫;
 
b)每周应施肥 2 次,可施用氮∶磷∶钾比例为 10∶30∶20 的水溶性复合肥,无土配方介质氮浓度为 50 mg/L~100 mg/L,有土介质氮浓度为 25 mg/L~50 mg/L;如介质中混入控释肥,此阶段可不施肥。
 
6.3.4 第三阶段
 
本阶段应注意以下内容:
 
a)及时浇水,保持介质湿润,防止植株发生萎蔫,浇水时不应过度淋湿花序;
 
b)停止施肥。
 
7病虫害防治
 
7.1 基本原则
 
应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
 
7.2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锈病、枯萎病、黄萎病、猝倒病、病毒病。防治方法见表E.1。
 
7.3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菊小长管蚜、菊潜叶蝇、菊天牛、红蜘蛛(螨类)、温室白粉虱。
开封市景茂菊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封菊花种苗繁育、盆栽菊花菊花造型金丝皇菊生产及菊展设计布置等于一体的专业从事菊花生产的公司。

上一篇:正红色米菊
下一篇:盆栽国庆小菊

相关产品推荐



在线客服 :

服务热线:185-6703-7800

电子邮箱: 2680693961@qq.com

公司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水坡镇杨店村

Copyright © 2019-2029 开封市景茂菊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sitemaps 豫ICP备18024589号-1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